淮安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淮安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淮安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19-03-18     浏览次数:     来源:

    淮安区南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院内锣鼓喧天,数百位村民与专程赶来的省、市、区观摩团一起,见证合作社2018年度分红盛况。合作社赚得的37.16万元净利润,最终以每股90.56元,分发给包括农户、村集体在内的股东。

  南湾村是淮安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之一。2017年10月起,该区从全区334个行政村中选择沙吉、南湾、泾河、马桥、丰年、石塘为试点村,率先全省推行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耕种机械化、产业扶贫、社区股份制“五项改革”,构建支部统领、集体所有、合作经营、农户参与、协调运转的新型村级组织架构。经过一年多实践,6个试点村全部从经济薄弱村名单中出列,村集体平均年增收45万元,带动290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脱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杂志为此刊发专题报道,向全国推广淮安区的试点经验。

  资金变资本,化零为整。淮安区有120万人口,70%在农村。“上级财政每年通过条线下拨的涉农扶持资金,以往都是由对口的区直部门发到镇村,结果上头‘千条线’,到下头成了‘撒胡椒面’。”区委农办副主任殷宏阳说,试点推开后,以党建为引领,区委、镇党委和试点村党总支三级联动,对资金加以整合,6个试点村总计3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3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等“造血”项目,收益由各村按比例分红。此举让其他村“直眼馋”,今年全区又有8个村要求加入试点扩面。

  干部当保姆,定量包产。将土地经营权转作股份,入股到合作社,是试点工作“重头戏”。“合作社由村集体领办,也可现金入股。”泾河村村委会主任潘志文说,入股土地由村干部包干耕种,全程机械化,亩产定量,超产有奖,减产则自掏腰包赔偿。肩挑责任,人有干劲。该村840亩入股土地去年无一减产,9名村干部净得超产奖13万元。目前,6个试点村入股土地达5110亩。沙吉村用300亩土地搞西瓜与稻米轮作,不仅带动28户村民脱贫,还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村民成股东,旱涝保收。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农户得实惠。“过去我们两口子常年在附近打工,家里的地顾不上。”南湾村村民刘钊说,成了股东后,自己不用种地、不问收成,每亩地每年净得800元租金,也可到合作社打工,年底还分红。去年,刘钊夫妻俩月均收入6000多元。如今在南湾,家庭月均收入三四千元的股东有228户,包括原有的92户低收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