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盱眙县监委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协同村级纪检委员深入田间地头,核实土地流转承包金发放等情况。当18亩鱼塘承租结果出来后,淮阴区南城集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杨风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有14人参加竞争!没想到租金能从原来的300元每亩增长到1300元!没想到村里面的这些资源这么值钱!”改变源自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违规处置专项整治。全面摸排精准“点穴”找准交易风险有效监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由于监管不到位,资产资源承包租赁方面腐败问题多发,必须强化监督,系统治理、精准施治。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对全市99个乡镇、1451个村居37328宗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进行逐一起底排查;另一方面,发挥“网格化+铁脚板”作用,通过实地走访督查、座谈交流,嵌入式摸排搜集问题。起底发现损害农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问题主要有交易承租合同价格偏低、合同签订不经民主程序,违规出租发包,出租时限过长;资产资源未进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主管部门、乡镇监管不力;租金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4类。以整治问题合同为切口推动整改落细落实以整治租赁问题合同为切口,按照建立台账、分类整改、规范管理“三步”进行清理。其中,督促村集体对出租时限过长、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与承包人进行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完善承包协议或终止合同;对欠缴租金的,向承租人发送催缴函,明确欠缴金额和缴纳时限,逾期不缴的,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目前,共起底问题整改到位2749个,解除或补签租赁协议768份,追回欠缴租金1448万元,重新对外发包集体资源8800亩。同时,倒查问题背后作风和腐败问题,共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17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9人。拓展整治成效夯实基础性监管制度建设。针对监管漏洞,制发纪检监察建议4份,推动各县区、乡镇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2个。淮安区针对承租人违规转包赚取差价侵害集体利益问题,出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转包(转租)、续租管理规定,对转包(转租)、续租条件、程序、手续和方式进行明确;淮阴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农村“三资”管理的指导意见》,细化资产评估、资产出让等21项具体措施;金湖县推动村级财务制度改革,让镇财政所管钱,镇农经站监管,镇纪委再监督,实现管钱、记账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淮安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淮安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